欧洲一本视频网站|国内免费视频黄片|欧美日韩高清免费播放|午夜久久天堂啊啊啊AV啊啊|国产免费A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|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蜜桃|免费在线观看一级黄片一一区|日韩无码视频国产|国内精品高清在线二区|国产黄色免费看视频

首頁 > 車市新聞 >

電動車沒技術驚喜 電氣化浪潮僅限中國?

2023年10月28日 10:34
閱讀量:11181

中國汽車憑借新能源浪潮實現了階段性換道超車,這種轉變打破了國內以合資車企為主導的汽車市場格局,以德系、日系為代表的的合資品牌遭受到空前重創(chuàng)。

為應對汽車電氣化沖擊,不少海外車企開始紛紛加快推進電氣化轉型進度,并且為彌補自身智電技術的短板,有的還直接選擇與國內新勢力車企展開合作,大眾投資7億美元入股小鵬汽車,雙方通過資源整合的方式共同打造新能源車;Stellantis集團以15億歐元收購零跑汽車20%股權,希望借零跑技術鞏固自身在中國汽車市場的話語權。

出現這種技術“反向輸出”的原因很簡單,那就是中國的汽車智電技術在世界上都處于領先水準。就比如剛上市的極氪001 FR,地表最強的性能實力吊打布加迪、保時捷等一眾千萬級超跑,出眾的智能舒適配置更是遠超同級高性能車。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在極氪001 FR上市發(fā)布會上更是直言:“友商們五年內造不出具備極氪001 FR綜合實力的產品!”

電動車沒技術驚喜 電氣化浪潮僅限中國?

正是憑借著這份自信和實力,中國電動車贏在了新能源賽道的起跑線上。而隨著電氣化浪潮在全球汽車行業(yè)的滲透和深入,主動尋求改變以順應時代發(fā)展的車企逐漸開始增多。當然,固守燃油市場不肯向電氣化妥協(xié)的車企也不少,且后者大都集中在日系品牌。更準確點來講,舉國之力研發(fā)氫能源的日系車企,對國內新能源車的發(fā)展和技術,是持輕蔑甚至仇視的態(tài)度。

中國電動車沒有技術驚喜?

索尼本田移動公司(索尼和本田各持50%股份)社長川西泉前段時間接受采訪時表示,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發(fā)展速度很猛,但在信息技術方面,只是簡單的排列智能手機圖標,目前沒有技術驚喜可言。

電動車沒技術驚喜 電氣化浪潮僅限中國?

如果只是說簡單的音樂、視頻這些智能化操作系統(tǒng)最基本的娛樂功能,那確實沒有太大新意,目前稍微能拿出來宣傳的,貌似也就HarmonyOS 4鴻蒙車機系統(tǒng)可以手柄玩賽車游戲、航拍畫面投屏等,在娛樂性方面確實很難和索尼把PS5集成到車機上的做法相比較。

可若是因此認為中國電動汽車在信息技術方面沒有創(chuàng)新,這種觀點未免太過于武斷,同時也希望有些朋友不要妄自菲薄,中國新能源車企雖然喜歡宣傳冰箱沙發(fā)大彩電,但并不意味著它們在硬核技術配置方面沒有領先實力。

電動車沒技術驚喜 電氣化浪潮僅限中國?

智己LS6的準900V雙碳化硅高性能平臺技術,刷新了智能汽車性能記錄;小鵬G6的全域800V高壓SiC碳化硅+3C電芯,可實現充電10分鐘續(xù)航300km;問界M7的華為ADS2.0高階智能輔助駕駛和鴻蒙座艙3.0,比亞迪的易四方技術和云輦系統(tǒng)等等,這里面哪項技術不硬核?單拎出來都能在新能源車市場獨當一面,日系車企也確實“眼紅”這些技術,但受限于自身IT技術發(fā)展的桎梏,短期內想要研發(fā)超越基本不太現實。

電動車沒技術驚喜 電氣化浪潮僅限中國?

索尼在游戲機、電氣等電子領域確實有一定頭部實力,相信它最終也能造出比較契合年輕人需求的娛樂性車機功能。然而要知道,如今汽車作為智慧生活交互系統(tǒng)的重要單元,僅僅只有娛樂性是遠遠不夠的,還需要在車輛的核心三電技術、軟硬件迭代速度以及用戶體驗等方面保持靈活創(chuàng)新,這些對于連智能手機都玩不轉的索尼而言,并非易事。

正如網友的感慨般,我曾經也為“信仰”垂涎欲滴,但時代進步的時候是否帶上你玩兒,是不看履歷的。

電氣化浪潮僅限中國?

川西泉這種帶有偏見的眼光,在日系品牌很普遍,甚至就連領略過中國新能源車蓬勃生機的日產汽車,也同樣如此。

電動車沒技術驚喜 電氣化浪潮僅限中國?

在10月25日的東京車展上,日產汽車總裁兼CEO內田誠在中國記者問及“汽車行業(yè)正在遭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日產準備如何應對?”時,直接反問,“你問的是全球變局,還是中國變局?”頗具嘲諷的是,此時距離采訪室不遠處,唯一參展的中國汽車品牌比亞迪,其展臺正被日本本土消費者圍得水泄不通。

這次汽車行業(yè)的電氣化浪潮變革,中國雖然不是發(fā)起者,但卻是強有力的推動者和踐行者。從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來看,中國占比達到了29.5%,且增長速度持續(xù)走高。反觀日本依舊以燃油車為主,電動車市場占比不足5%。

電動車沒技術驚喜 電氣化浪潮僅限中國?

中國確實正處于變局階段,但這種改變正在持續(xù)引導整個世界汽車市場做出轉型。從Canalys(科技產業(yè)分析機構)公布的2023年上半年數據來看,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達到620萬輛,同比增長49%。其中中國電動汽車銷量達到340萬輛,占據55%的市場份額。

中國完善的電動車供應鏈產業(yè)鏈和競爭激烈的市場環(huán)境,推動著國內電動車技術的迭代升級和產品的優(yōu)化完善,這種環(huán)境下孕育出的優(yōu)秀電動車產品,其綜合實力要比海外電動車更強更全面,吸引了諸多海外消費者的青睞。在全球熱銷的前20輛電動車中,中國汽車以12輛的成績占據半壁江山,而日系車無一輛車上榜。

電動車沒技術驚喜 電氣化浪潮僅限中國?

海外消費者對中國電動車需求的劇增,也助力著中國汽車出口新里程碑的誕生。今年上半年,中國汽車整車出口量234.1萬輛,同比增長76.9%,首次超過日本,躍居世界第一。中國汽車正在推動世界汽車市場電氣化轉型,而日系車企采用消極態(tài)度置身事外,最終很可能會發(fā)生掉隊出局的悲劇。

寫在最后

其實在國內市場,日系車的悲劇已經正在上演。2020年,日系車的市場份額為24.1%,大街上出現的車輛基本上除了德系車就是日系車。而這種盛景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和新能源車的普及開始快速衰敗,今年9月份,日系車的市場份額下滑至16.6%。而作為日系三強的日產汽車,在今年9月份銷量僅為6.38萬輛,相比去年同期暴跌30.68%。

銷量下滑嚴重,市場競爭力羸弱,退市也就成為不少日系品牌的最終歸宿,廣汽三菱剛重組告別中國市場,鈴木和謳歌也早已長出墳頭草,斯巴魯和馬自達仍在溫飽線徘徊,僅靠降價和情懷支撐著最后的體面。日系車曾引以為傲的“皮實耐用費用低”優(yōu)勢,在汽車電氣化市場的水土不服癥狀格外嚴重。

可以預測,如果這次日系車企沒能抓住電氣化轉型的風口,未來必然會被時代拋棄,然后被“沒有技術驚喜”的中國電動車“殺死”。

Copyright © 2025 車314 版權所有 About che314
電信與服務業(yè)務許可證:(京ICP備13029860號-11)
聯系郵箱:wuml@cn314.com